6月6日,由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網主辦的“微信著作權侵權行為及法律責任”學術討論會在京舉行,來自理論界、實務界和產業界的專家參加了討論交流。相關專家認為,隨著微信公眾平臺的日益火爆,知識產權侵權問題日益凸顯,社會各界應積極采取措施來防止侵權。
據了解,騰訊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微信(WeChat),截至2013年底,微信月活躍用戶已達3.55億人。微信公眾平臺的持續火爆引發了一系列知識產權問題,不少微信公眾號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將他人擁有版權的作品推送給用戶免費閱讀,沒有為作者署名,也未標明作品出處,甚至在文章里署上自己的名字,構成剽竊。此外,許多用戶還將在公眾號上看到的作品分享到朋友圈中或轉發給其他好友。這種未經許可轉載的現象嚴重挫傷了原創者的積極性。
與會專家認為,微信公眾平臺未經授權轉載他人作品,如不注明作者及作品來源,則可能侵犯原作者的信息網絡傳播權、署名權、保護作品完整權;作為微信公眾平臺服務商的騰訊公司,如在發現侵權行為后未依法定義務采取必要措施而造成損害的擴大,應與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知識產權報 記者 魏小毛)